网站首页
关于宏程
新闻动态
产品展示
人力资源
加工设备
公司客户
联系我们
全液压电液锤
锻造操作机
电液动力头系统
全液压模锻锤
空气锤
装取料机
全液压动力头
您的位置
主页
>
新闻动态
双臂全液压电液锤应用中的要点说明
双臂全液压电液锤是锻造行业的核心设备,凭借打击能量稳定、可控性强、环保节能等优势,广泛应用于自由锻、模锻等场景。其应用需围绕**选型匹配、安装调试、规范操作、维护保养、安全防护、性能优化**六大核心环节展开,具体要点说明如下:
一、设备选型:精准匹配锻造需求
选型是应用的基础,直接决定设备利用率、锻造质量及后期成本,需重点关注以下3点:
1. 锻造任务匹配
明确锻件核心参数:根据锻件的**材质(钢、铝、铜等)、最大重量、尺寸规格**确定设备吨位(如16kN、25kN、40kN),避免“大马拉小车”(能耗浪费)或“小马拉大车”(设备过载损坏)。
适配锻造工艺:自由锻需侧重“打击能量可调性”,模锻需侧重“打击频率稳定性”,复杂锻件(如异形件)需额外关注锤杆的“导向精度”和机架的“刚性”。
2. 核心参数验证
液压系统:确认系统额定压力(通常16-31.5MPa)、流量与泵组匹配性,避免压力不足导致打击力衰减;
结构强度:锤杆材质需为高强度合金钢(如42CrMo),机架需通过应力测试,防止长期锻造产生变形;
控制精度:优先选择带“电液比例控制”的设备,可实现打击能量、行程的数字化调节,适配多品种锻件。
3.兼容性考量
与上下游设备衔接:需匹配锻件加热炉的输出节奏(如加热周期30分钟,设备打击频率需满足每小时锻打15-20件),同时预留与锻后输送线、切边设备的接口空间;
场地适配:确认设备安装所需的地基尺寸、高度(含锤杆最大升程)及供电容量(通常380V/50Hz,功率根据吨位需55-160kW)。
二、安装调试:保障设备稳定运行基础
双臂全液压电液锤震动大、液压/电气协同要求高,安装调试需严格遵循技术规范:
1. 基础安装:抗振与精度优先
地基施工:按设计要求浇筑混凝土基础(强度不低于C30),预埋螺栓需进行定位校准(误差≤0.1mm/m),防止设备运行时产生偏移;
水平度调整:使用水平仪检测机架顶面、锤杆导向套的水平度(误差≤0.05mm/m),否则会导致锤杆偏心磨损,缩短寿命。
2. 液压系统安装:清洁与密封为核心
管路处理:液压管路需酸洗钝化,去除内壁氧化皮;安装前用高压空气吹扫(压力≥0.8MPa),避免杂质进入系统(杂质会划伤液压阀、油缸密封件,导致泄漏);
密封与排气:接头处采用耐高压密封件(如聚氨酯或氟橡胶材质),紧固力矩按说明书要求(通常M20螺栓力矩为80-100N·m);初次注油后需启动液压泵空载运行10-15分钟,打开排气阀排出系统内空气(空气会导致打击力波动、噪音增大)。
3. 电气与控制系统调试
接线与校准:按电气原理图连接控制电缆(如PLC、传感器、电磁阀线路),重点检查“紧急停止”“过载保护”等安全回路的通断性;
传感器校准:对锤杆行程传感器(如光栅尺)、液压压力传感器进行标定,确保显示值与实际值误差≤2%;
空载/负载测试:
空载:测试锤杆升降、打击动作的连贯性,确认无卡顿、异响,行程误差≤5mm;
负载:按50%→80%→100%额定负载逐步测试,记录打击能量、油温(正常范围15-60℃)、油压稳定性,若出现油温骤升(超过65℃)或压力波动(±0.5MPa以上),需排查液压阀或冷却系统。
三、规范操作:避免设备损坏与质量缺陷
操作人员需经专项培训,严格遵循操作流程,核心要点如下:
1. 操作前检查(每日必做)
液压系统:检查油箱油位(需在油标“MIN-MAX”之间)、油温(低于15℃需启动加热器,高于60℃需启动冷却器),观察管路/接头有无泄漏;
机械部件:检查锤杆与模具的连接螺栓是否紧固,模具型腔有无裂纹、氧化皮堆积,导向套润滑是否充足(每日加注3#锂基润滑脂);
电气系统:确认急停按钮、行程限位、过载保护装置功能正常,控制面板指示灯无报警。
2. 操作过程核心禁忌
禁止“偏心打击”:锻件需居中放置在砧座上,偏心量不得超过砧座宽度的1/5,否则会导致锤杆受侧向力弯曲、机架应力集中;
禁止“空打”:空打时打击力直接作用于砧座和机架,会引发剧烈振动,导致液压系统密封件损坏、锤杆疲劳断裂(若需试机,需在砧座上放置≥50%额定负载的废钢);
禁止“超能量打击”:根据锻件变形需求调节打击能量,单次打击能量不得超过额定值的110%,防止液压泵、油缸过载。
3. 操作后维护
清洁设备:清理砧座、模具上的氧化皮(可用压缩空气吹扫),擦拭设备表面油污,防止氧化皮进入导向套;
状态记录:填写设备运行日志,记录运行时间、打击次数、异常情况(如噪音、泄漏),为后续维护提供依据。
四、维护保养:延长设备寿命的关键
双臂全液压电液锤的维护需分“日常、定期、专项”三级开展,重点关注液压系统和易损件:
| 维护级别 | 周期 | 核心内容 | 注意事项 |
|----------|------|----------|----------|
| 日常维护 | 每日 | 1. 检查油位、油温、泄漏;<br>2. 润滑导向套、模具连接部位;<br>3. 清理氧化皮与油污 | 润滑脂需均匀涂抹,避免过量导致污染; |
| 定期维护 | 每周 | 1. 检查液压滤芯污染情况(压差≤0.3MPa);<br>2. 紧固机架、砧座的连接螺栓;<br>3. 测试安全装置(急停、限位) | 滤芯压差超标需立即更换,禁止清洗后复用; |
| 定期维护 | 每月 | 1. 检测锤杆直线度(弯曲量≤0.5mm/m);<br>2. 检查液压泵/马达的噪音(≤85dB)与温升(≤40℃);<br>3. 校准压力传感器 | 锤杆弯曲超差需校直或更换,禁止继续使用; |
| 定期维护 | 每季度 | 1. 更换液压油(按说明书型号,如L-HM46抗磨液压油);<br>2. 清洗油箱内壁(用中性清洗剂);<br>3. 更换所有液压滤芯(吸油滤芯、回油滤芯) | 换油时需彻底排空旧油,新油过滤后加入(过滤精度≤10μm); |
| 专项维护 | 每年 | 1. 检测机架应力(采用超声波探伤);<br>2. 更换液压系统密封件(如油缸密封圈、管路接头密封);<br>3. 检修电气控制系统(更换老化电缆、校准PLC程序) | 密封件需选用原厂配件,避免型号不匹配导致泄漏; |
4. 易损件管理
储备关键易损件:如密封件、液压滤芯、锤杆、模具(按生产需求储备1-2套),储存环境需干燥、避光,防止密封件老化;
易损件更换标准:锤杆磨损量超过直径的5%、模具型腔裂纹深度超过3mm时,必须更换,禁止“带病运行”。
五、安全防护:杜绝人身与设备事故
双臂全液压电液锤属于“重型危险设备”,安全防护需覆盖“设备、人员、环境”三方面:
1. 设备安全装置(必须齐全有效)
紧急停止系统:在操作位、设备周围3米内设置至少2个急停按钮,按下后需立即切断液压泵电源、停止锤杆动作;
过载保护:液压系统需配备溢流阀(设定压力为额定压力的1.1倍),当压力超标时自动卸压;
行程限位:锤杆上升/下降端需设机械限位块+电子限位开关,防止锤杆超程碰撞;
防护栏:锻造工位周围设置高度≥1.2m的防护栏,栏间距≤100mm,防止人员误入危险区域。
2. 工作人员防护
个人防护用品(PPE):必须穿戴防砸安全鞋(抗冲击≥200J)、防冲击眼镜、耐热防护手套、安全帽,禁止穿宽松衣物(避免卷入设备);
操作规范:禁止在锻造时将手伸入模具与砧座之间,禁止倚靠设备机架,禁止在设备运行时检修。
3. 作业环境安全
地面管理:锻造区域地面需铺设防滑钢板,及时清理油污、氧化皮,防止滑倒;
照明与通风:作业区照明亮度≥300lux,液压油箱区域需通风良好(避免液压油蒸汽积聚);
警示标识:设备周围张贴“禁止无关人员入内”“必须穿戴PPE”等标识,颜色需醒目(红底白字)。
六、性能优化:提升锻造效率与质量
在规范应用基础上,可通过以下手段优化设备性能:
1.液压系统优化
采用“变量液压泵”:根据负载自动调节流量(如轻载时降低流量,重载时提高流量),可节能15%-20%;
加装“液压油冷却器”:若夏季油温易超60℃,可增加风冷/水冷冷却器,维持油温稳定,减少密封件老化。
2. 模具与工艺优化
模具材质适配:锻打高温锻件(如钢件,温度1100-1250℃)选用H13耐热钢模具,锻打低温锻件(如铝件,温度300-500℃)选用5CrNiMo模具,延长模具寿命;
工艺参数匹配:根据锻件变形阶段调节打击频率(如镦粗阶段频率15-20次/分钟,精整阶段频率8-12次/分钟),减少锻件开裂风险。
3. 自动化升级
加装“机械臂送料”:替代人工送料,避免人员靠近危险区域,同时提高锻件定位精度(误差≤2mm);
引入“智能控制系统”:通过PLC+触摸屏实现打击参数(能量、频率、行程)的存储与调用,适配多品种小批量生产,减少换产时间。
总结
双臂全液压电液锤的应用需以“精准选型为前提、规范操作为核心、维护保养为保障、安全防护为底线”,通过全流程管控,可实现设备稳定运行、锻造质量达标、寿命延长的目标。同时,结合工艺优化与自动化升级,还能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,降低综合成本,适配现代锻造行业的“高效、节能、智能化”需求。
Copyright 2015-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:江苏宏程锻压机床有限公司
地址:江苏省海安市长江西路88号(工业园区内)电话:0513-88782988 邮编:226500 传真:0513-88782889
苏ICP备15024115号-2
公司产品:
模锻锤
全液压电液锤
自由锻
友情链接:
海安家政
热管
南通激光切割
南通不锈钢
发动机试验台